2022-07-05 14:38:00 信息編號:K222320 瀏覽次數:1002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開《鋼鐵/焦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征求意見稿)》,該文件征意將于7月15日截止。值得注意的是,除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源頭控制等要求外,其中還有條款提到:
①鼓勵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邊布局符合節能環保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中小型電爐鋼建設項目,協同消納城市及周邊廢棄物;
②統籌區域企業之間、鋼鐵企業內部資源綜合利用,實施循環經濟;鼓勵采用焦爐煙氣循環、燒結機頭煙氣循環等源頭減排技術,優先使用再生水、海水淡化水,推行全廢鋼電爐、非高爐煉鐵、氫冶金、富氧強化熔煉、低品位余熱利用、煤氣高效利用等低碳節能技術。
繼水泥窯協同固危廢處置成為行業發展一大熱門方向之后,鋼鐵冶煉爐協同固危廢處置也要走起來了嗎?
事實上,鋼鐵項目協同處置固危廢也不算是新鮮事。與固廢焚燒爐、水泥窯爐相比,鋼鐵冶煉爐同樣具備1200-1700℃高溫、還原氧化氛圍及完備的環保設施等,且處置利用種類多、規模達,傳統鋼企均在積極開啟這方面的實踐。
如,近期韶鋼松山與廣東華欣環保共同建設的“韶鋼鋼鐵冶煉爐窯協同處置工業固體廢物”項目,正式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核準協同處置量為16萬噸/年。
此外,已有地方明確將推進鋼鐵行業發展與“無廢城市”建設相融合。6月22日,四川省經信廳發布《關于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到將充分利用“城市礦山”,推廣應用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廢棄物協同利用等先進技術,形成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治理的資源綜合利用機制。
鋼鐵項目協同處置固危廢實際效果如何?去年年末,由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研發的“綠色高效轉底爐協同處理鋼鐵廠固危廢成套工藝及示范”科技成果評價會召開。據介紹,已投運的轉底爐均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真正實現固廢不出廠。
如永鋼集團投運的25萬噸/年轉底爐項目,采用上述工藝,于去年1-8月份生產周期中,實現高爐布袋灰、煉鋼污泥高效處置,回收氧化鋅粉塵0.42萬噸,蒸汽量9.55萬噸,累計增收約1.6億元;韶鋼的25萬噸/年轉底爐項目,2020年取得經濟收益近1.77億元,向著循環經濟驅動發展的深處邁進。
但環保在線也注意到,目前鋼鐵行業協同處置固危廢領域仍缺少類似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領域那樣完善的標準體系,存在各地重視程度不一、工作步調不一致的情形,亟需出臺統一的引導性文件。當然,隨著新的環評審批原則落地,鋼鐵爐窯協同處置固危廢也有望進一步釋放,成為助推“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
免責聲明: 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022-09-26 15:10
2022-09-05 19:00
2022-07-20 19:02
2022-07-20 18:57
2022-07-20 18:21
2022-07-20 18:02
2022-07-19 10:41
2022-07-12 22:52